在目前社會一片減重風潮之下,那些體重過輕的人,反而是很多人羨慕的對象。可是實際上體重不足者很容易發生營養不良、容易疲倦、抑鬱、肌肉耗損等症狀。嚴重者更會出現免疫力變差、容易生病,尤其對於患有慢性病的老人,還會增加併發症、癒後不良的機率。
●增重不等於增肥
「增肥」顧名思義是增加身體組織的脂肪比例,而「增重」除了脂肪的增加之外,還涵蓋肌肉組織的成長。
人體的重量,大致上是來自於骨骼、肌肉、脂肪、水分以及其他內臟器官,有意義的「增重」應著重在肌肉、脂肪的比例增加。那麼,我們要如何來進行健康的「增重」工程呢?答案是《飲食》與《運動》!
《增重者的運動》
欲增重者的運動,以「重量訓練」為主要方式,而非減重者所強調的「有氧運動」。「重量訓練」是用來增加肌肉比例的。借助啞鈴、槓鈴與訓練器材的使用,配合大肌肉群的完全收縮與放鬆,可以達到肌肉的建造工程。
備註:大肌肉群=胸肌、腹肌、背肌、腿肌、二頭及三頭肌(手臂)。經由重量訓練與飲食補充,可使大肌肉群成長,相對的便會累積一些體重。目前在美國,已經在嘗試對老人加以適當的重量訓練,配合增重食品補充,來增加肌肉比例,以改善營養不良、容易疲倦、抑鬱、肌肉耗損、免疫力變差、容易生病等症狀。對於患有慢性病的老人,也會減少併發症、癒後不良的機率。
《增重者的飲食》
飲食方面,攝取高蛋白質、高熱量飲食,是增重的不二法門。濃縮的蛋白質與高熱量食物,例如重乳酪蛋糕、小西點、小蛋糕等等,少量多餐、餐後適時補充幫助消化的木瓜酵素或綜合酵素,以增加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率。
‧蛋白質的選擇:
選擇優良的蛋白質來源,例如雞蛋、牛奶、肉類、家禽類等,應佔每日蛋白質總量的一半以上。植物性蛋白質則以分離萃取的黃豆蛋白粉末,效果較好,因為少了阻礙吸收的植物纖維。至於吃肉或喝牛奶那一種方法較好?講求效率的人,可以嘗試喝高蛋白奶粉,會比喝一般鮮奶、吃肉的蛋白質攝取量來的高,吸收利用率也比較好。
‧醣類的選擇:
醣類的攝取也是重要的一環,選擇澱粉質較高的食物,例如白土司、饅頭、白飯、地瓜、芋頭、南瓜等。烹調時可以芶芡、羹湯、濃湯的型式,或在湯或果汁、牛奶中,加一些麥芽糊精(玉米水解澱粉),增加熱量的攝取。
‧脂肪的選擇:
油脂部分,可適量使用吸收利用率較佳的中鏈脂肪酸(MCT),以增加濃縮熱量的攝取。純的中鏈脂肪酸(MCT)因不含「必須脂肪酸」,需搭配一般油脂使用。建議可選用已混合必須脂肪酸的中鏈脂肪酸產品,避免必須脂肪酸的缺乏。一般建議中鏈脂肪酸佔總油脂使用量,以不超過60﹪為原則。
留言列表